交互设计之父的阿兰·库珀:
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
1、 Fitts’ Law / 菲茨定律(费茨法则)
从一个起始位置移动到一个最终目标所需的时间由两个参数来决定,到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的大小(上图中的 D与 W),用数学公式表达为时间 T = a + b log2(D/W+1)
菲茨定律的启示:
- 按钮等可点击对象需要合理的大小尺寸;
- 屏幕的边和角很适合放置像菜单栏和按钮这样的元素,因为边角是巨大的目标,它们无限高或无限宽,你不可能用鼠标超过它们。即不管你移动了多远,鼠标最终会停在屏幕的边缘,并定位到按钮或菜单的上面;
- 出现在用户正在操作的对象旁边的控制菜单(右键菜单)比下拉菜单或工具栏可以被打开得更快,因为不需要移动到屏幕的其他位置;
- 移动端最小点击尺寸:44*44px,大点更好;
2、Hick’s Law / 希克定律(希克法则/希克-海曼定律)
方程式:T=a+b log2(n)
T=反应时间,a=总的认知时间,b=对选项认知的处理时间(实证衍生出的常数,对人来说约是0.155秒),n=选项的数量。从方程式可以看出,用户面对的选项(n)越多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T)就越长
希克定律的启示:
- 做决定所花费的时间,与选项数目多少息息相关。这个法则可以用来测量人们面对多重选择,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出决定;
- 适用于任何要从多重选项做出简单决定的系统设计或程序。如果想减少用户的反应时间和错误概率,请减少选项。如果情况复杂,需要大量阅读和思考判断,那么,请抛弃希克定律,根据当下场景和目标用户进行设计;
- 多应用于软件/网站界面的菜单及子菜单的设计中,在移动设备中也比较适用;
3、神奇数字 7±2 法则
1956 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他发现人类头脑最好的状态能记忆含有7(±2)项信息块,在记忆了 5-9 项信息后人类的头脑就开始出错。
7±2 法则启示
- 应用的选项卡不会超过 5 个;
- tabbar数量不超过5个;
- 网站导航不超过9个;
- 人的大脑最多只能理解9个选项,如果有多余的操作按钮,隐藏或下拉是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
4、The Law Of Proximity 接近法则
根据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当对象离得太近的时候,意识会认为它们是相关的。
接近法则启示
- 内容相关的要放一起;
- 个提交按钮会紧挨着一个文本框;
5、Tesler’s Law 泰思勒定律(复杂性守恒定律)
每一个过程都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了这个点过程就不能再简化了,你只能将固有的复杂性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
复杂性守恒定法则启示
- 对于邮箱的设计,收件人地址是不能再简化的,而对于发件人却可以通过客户端的集成来转移它的复杂性;
- 能用技术实现的就不要嫁接给用户,用户体验往往是折磨自己,取悦用户;
6、新乡重夫:防错原则
放错原则认为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设计的疏忽,而不是人为操作疏忽。通过改变设计可以把过失降到最低。该原则最初是用于工业管理的,但在交互设计也十分适用。
防错原则启示
- 当使用条件没有满足时,常常通过使功能失效来表示(一般按钮会变为灰色无法点击),以避免勿按;
- 不满足条件的操作可以disabled状态;
7、Occam’s Razor 奥卡姆剃刀原理(简单有效原理)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奥卡姆剃刀原理启示
- 有两个功能相等的设计,选择最简单的,才最有效;
- 操作要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