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私问题
国外用户比较注重隐私,对于超额获取权限的应用相当抵触,因此在APP权限设计阶段需遵循以下原则:
- 公开透明:需要获取的权限写入【隐私政策】中公示;
- 按需索取:尽量避免用户开启APP就需授权一堆权限,权限跟随功能,使用时再授权(授权前最好先预授权弹窗提示,提前给用户做心理按摩);
- 保持克制:避免获取不必要的权限;
二、用户习惯差异
尊重用户习惯,是好产品的必要条件。
- 国外用户常用邮箱注册;
- 常用三方登录方式:Google、Facebook等;
- 国外用户习惯接收比较直接的信息,因此在一些提示方面可直接说明,格式:不×××就不能×××;
三、国际化需求
目前在海外取得成功的工具,大多都进行了本地化的多语言翻译,推出数个甚至数十个语言版本–甚至谷歌和苹果,都对应用商店实行了完全的本土化策略。
而且,这些版本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而且还要综合考虑当地语言环境甚至是显示样式。比如在阿拉伯语中,文字的顺序是从右到左,所以,在当地推广的应用,不仅要有阿拉语版本,图标的展示位置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美国著名调查机构Common Sense Advisory的数据显示,52%的人表示他们只会在网上购买那些基于本地语言呈现相关产品信息的内容。在法国和日本这一数据更是高达60%。
- 精准精简翻译;
- 符合当地人语义;
四、文化差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宗教与政治等禁忌,如果这些问题出错,很可能导致一款优秀的产品”意外猝死”。
比如:
- 在有的国家,星期五和数字13都代表着坏运气;
- 在有的国家,彩虹代表了同性恋;
- 有的国家,禁止暴力血腥的图片,或是女性性感身体图片;
- 有的国家,禁止酒精和赌博,甚至暗示都不行;
- 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甚至不过圣诞节。
你在有些国家风靡一时的产品,在有的国家可能遭遇用户抵制,甚至违反当地法律–或许只是因为某个Logo不合时宜,或是一个在其他地区司空见惯的功能或推广活动。
所以,出海前,产品记得对当地禁忌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调整。
五、产品规划设计:大而全不如小而美
海外用户与中国用户的习惯不同,所以出海产品从开始设计时就必须有全球视角,而不是简单的国内产品翻译。
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与国内用户普遍喜欢”大而全”,一个手机应用最好能做所有的事不同,很多海外用户更喜欢”小而美”,一个应用就做一件事,功能专一。
六、出海APP流程
- 收集需求,定义功能;
- 以中文为基础设计功能,文案需简洁;
- 评审开发;
- 收集所有中文字段外协翻译,制作翻译包;
- 核对实际开发中所用中文字段,查漏补缺修改替换或补充翻译;
- 校准各个语言显示样式(字符长度超长处理),精简对应翻译结果;
- 测试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