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判断需求真伪;
二、分析需求价值;
三、评估需求可行性;
四、确定需求优先级;
方法一:PSP分析法,即“角色-场景-路径”分析法
什么样的角色在什么样的场景下通过怎样的途径去实现?
PSP分析法是P(person)、S(scenes)、P(paths)的简写。
1、角色:人、原因动机、他是谁。
- 角色是指对同一个功能,不同角色的需求不一致。产品经理在面对一个需求的时候要搞清楚提这个需求的人的角色是什么。
2、场景:实现需求的场景、他在哪里。
- 场景是指每个需求都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产品经理在分析需求时需要分析真实发生的场景,考虑实际情况。
3、路径:实现需求的完整过程、他如何被满足。
路径是指分析满足需求的关键路径。用户提出一个需求,产品经理在设计功能的时候要去考虑能不能够在一条完整的路径上都去满足他,而不是说只满足这个需求中的某一部分。
通过问他是谁?他在哪里?他如何被满足?从而去思考应用场景存在的问题,判断需求是否靠谱。
收集的需求中没有当前产品服务的角色或覆盖的场景,此时需要审视需求的真伪;
方法二:穷举抓重点法
穷举抓重点法是先穷举所有可能性,然后选择出重点需求,在这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总结抽象出一种通用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1、穷举:列出所有的可能的性;
2、抓重点:通过竞品分析,选择其他产品满足不了/有增长空间/量大的需求,这样就可以选择出重点需求,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重点需求的实现中,从而让投入产出比最大化。
3、在抓完重点需求后,通用功能的思路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